|
安全与防灾减灾应急工作方案(草案)安全与防灾减灾应急工作方案(草案)发布日期:2014-11-7 14:45:31 访问次数:547
js2979金沙娱 安全与防灾减灾应急工作方案(草案) 国家公安部5月25日召开了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内地部署视频会。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部长杨焕宁在会上强调,经中央批准,国家反恐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以新疆为主战场,其他省区市积极配合,开展为期一年的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这是有效应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反恐怖斗争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 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尤为重要。保障校园的平安和谐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利益,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根据三穗县人民政府转发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应急管理工作专题会议纪要》【2014】60号文件精神,以及进一步加强我校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需要,特制订本应急工作方案,同时我校以前的应急预(方)案废止。 一、校园突发事件分类 社会安全类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由于社会上发生一些重大事件导致的校园突发事件。比如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 事故灾难类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学校楼堂馆舍等发生的火灾、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校园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公共安全事件;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后勤供水、电、气、热、油等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灾难事故等。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 公共卫生类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在校园内突然发生并影响或可能影响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其他中毒、环境因素事件、意外辐射照射事件、传染病菌(毒)中丢失、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医源性感染、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及以其他严重影响学校师生健康的事件。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 自然灾害类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受台风、暴雨洪水、暴风雪、高温严寒、地质、地震灾害等其他自然灾害的侵袭,造成学校师生较大人员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的事件。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 考试安全类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由教育系统组织的国家和我省教育统一考试中,在命题管理、试卷印刷、运送、保管等环节出现的泄密事件,以及在考试实施、评卷组织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违规事件。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 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二、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1、组 长: 康晓明校长(学校法人代表,全面负责学校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 2、副组长: 张良辉副校长(负责教研组、教学秩序及后勤保障) 黄多智副校长(负责年级组、学生、具体执行和协调) 张荣生副校长(负责全体教职工及外联) 龙正东书记(负责监督检查及党员) 3、成 员: 杨凯友(工会主席,协助张荣生副校长做好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 田加彦(纪检员,协助龙正东书记监督各岗位到位和预案执行情况) 杨 林(办公室主任,负责协助张荣生副校长做好外联及车辆安排等工作) 孙文学(教务主任,负责协助张良辉副校长做好教研组和教学秩序的维持等工作) 吴志贵(政教主任,负责协助黄多智副校长做好学生、预案执行和协调等工作) 万水林(教科室主任,负责协助张良辉副校长做好教研组、教学秩序维持等工作) 胡建春(信息处主任,负责协助张良辉副校长做好通讯保障工作) 杨昌仁(总务主任,负责协助张良辉副校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李顺萍(政教处副主任,负责协助黄多智副校长做好年级组的协调工作) 屠先琼(团委书记,负责协助黄多智副校长做好学生工作,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和管理) 毕绍洲(政教处副主任,负责综治统筹协调及宿舍的安全管理工作) 杨经程(政教处副主任、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 金 波(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 邹 军(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 王绍勇(综治工作专干,负责护校队等工作) 三、组织领导小组的功能 (一)康晓明校长为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全校的防暴防恐防灾减灾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学校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上级对学校安全与防灾减灾的工作部署。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防范体系,落实责任制,依法制定学校各项安全与防灾减灾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组织召开学校安全与防灾减灾领导小组会议,分析研究学校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学校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计划。 及时制止和处理教职工侵犯学生权益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 加强与所属乡镇、街道、社区、派出所、消防、卫生、城管等部门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做好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 遇到突发事件立即组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 学校安全与防灾减灾所必需的其他行为。 (二)张良辉副校长是分管教学与后勤的副校长,是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协助康校长做好本职工作。 督促全校教师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特别是认真落实体育课、劳动技能课、实验(训)课、通用技术课、信息技术课等教学常规,防止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监督加强危险有毒实验药品的管理,严防危险有毒药品非法流出。 对必须在校外进行的教学活动要认真审批,要有严密的安全与防灾减灾措施,确保活动安全进行。 督促全校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关爱学生,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杜绝因体罚和心灵虐待造成对学生的伤害事件,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督促指导教师把学生安全与防灾减灾作为教育教学的第一要事,认真落实各有关法规和上级文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定,依法办事,依法执教。督促课堂教学要渗透安全、法制等德育意识。 制定学校设施、设备、安全与防灾减灾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做好学校设备、设施等管理工作。 组织对学校建筑物、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特别是消防防灾减灾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根据上级规定加强对食堂、小卖部、自备水源、外供水、电源的规范管理,确保学校食品及饮用水安全。严防投毒等恶性事件发生。严防腐败变质食品流入餐桌和偷盗事件发生。 加强学校安全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确保校园平安。 督促分管处室、部门、岗位做好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 (三)黄多智副校长是分管安全与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是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协助康校长做好本职工作。 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校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对学校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可代校长组织召开学校安全与防灾减灾领导小组会议,传到学习上级有关安全与防灾减灾的文件,研究学校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整改意见,落实学校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 根据上级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建立健全学校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管理制度,组织制定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全面落实学校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把学校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任务分解到各处室、部门和岗位,并负责检查、督导和落实。 知道学校安全与防灾减灾专职干部和各部门负责人开展工作,定期不定期检查各处室、部门、岗位的安全与防灾减灾防范和隐患排查工作 加强学校安全卫生与防疫工作。 加强宿舍设施安全与防灾减灾管理,确保师生宿舍安全,并建立台账,在相关记录上签字。 定期组织培训学校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人员、全体师生,强化安全与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杜绝因思想麻痹或工作失误造成责任事故。 定期组织学校有关部门检查安全与防灾减灾设施及器材,保证完好有效。 协助校长加强与所属乡镇、街道、社区、派出所、消防、卫生、城管等部门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做好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 建立健全学校安全与防灾减灾管理各类台账和档案制度,检查指导学校各类安全与防灾减灾资料的归档备案。 督促保卫、门卫加强对进出校门人员的管理,加强校园巡视。 督促分管处室、部门、岗位做好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 (四)张荣生副校长是分管工会和校办的副校长,是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协助康校长做好本职工作。 协调车辆安排,做好安全与防灾减灾会议的记录安排工作。 加强同外部的联系,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做好应对媒体的准备。全力协助领导小组进行信息采集、汇总、发布和解释等工作。 指导工会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的安全与防灾减灾教育,增强全体教职工的安全意识。 关心教职工的思想动态和文化生活,帮助教职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对发生重大事情的家庭应及时慰问并家访。 指导工会摸查内部人员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化解矛盾。 督促全体教职工持证上岗,按时上下班。 负责上传下达和对外沟通联系,确保信息畅通。 督促分管处室、部门、岗位做好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 完成上级交办的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 (五)龙正东书记分管纪检和党务,是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协助康校长做好本职工作。 组织纪检和党总支加强对学校的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的监督检查,尤其是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领导小组和相关责任处室,并做好督查整改工作。 督促党员在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中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监督检查学校各项安全与防灾减灾制度是否符合党纪国法。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整改。 监督检查各处室、部门、岗位人员到岗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整改。 四、应对突发事件时,必须注意技巧,遵循以下六大原则: 主动发布。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积极应对舆论。“不能躲”,不论是否愿意和媒体打交道,当媒体找上门时不能躲避;“不能捂”,一定要主动发布,不能等事件被炒起来才被动应对;“不能推”,在面对记者的时候,不能把责任随便推卸给其他部门。根据相关规定,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人是各个单位的新闻发言人。 迅速快捷。危机事件发生后,最重要的是第一时间向媒体公开和发布信息。所谓“第一时间”,就是公众还没完全掌握事件真相的时间。突发事件发生后,1个小时内必须要完成新闻通稿的撰写及发布。 统一口径。口径是指在新闻发布中对事件起因、处置情况等重要问题最权威、最准确的回答。 准确有据。媒体对重大事件几乎是没有不报道的,所以,就要求政府部门一开始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准确的,以防止媒体抓住把柄炒作。 控制现场。在确保事件顺利处置和记者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一般不得干扰、阻挠记者合法采访活动。 跟踪舆情。跟踪舆情是突发事件善后及舆论引导的关键。政府部门要保持所有危机信息最权威发布者的地位,一旦出现不实传言、谣言,要立即察觉,迅速作出研判,并及时回应以正视听;要主动设置议题,及时转移舆论焦点,不断向媒体及公众输入正面信息或用新的热点吸引公众关注;要关注公众及舆论关注的焦点,并及时进行引导。 |